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深耕“蓝色国土” 建设“蓝色粮仓”深远海养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在青岛召开

发布时间:2022/06/23   文章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62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协办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2022东亚海洋博览会期间举行。来自船舶企业、船东、船级社、设计院所、行业重点企业等百余位嘉宾参加线下会议,线上浏览量超过6600人次。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致辞,山东船协副秘书长张凤艺主持会议,山东船协多家会员企业参加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作为东道主,张凤艺代表山东船协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交付了海洋渔场1”“国信1的等一大批先进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今年3月印发的《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海洋蛋白和亲近海洋的需求,有序推进深远海智能养殖网箱、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制和示范应用,推动养殖产业发展走向深远海。希望通过此次在山东青岛召开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能够为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为参会企业和嘉宾发展提供新机遇。

崔晓健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部署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明确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三方面的任务。国家《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不断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的总体要求。他指出,深远海养殖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涌现,深远海开发利用不再是遥不可及,发展深远海养殖已成为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深远海养殖实现规模化生产,装备技术及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推进水产品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持续不断发力,国家和沿海省市积极谋划出台规划和政策举措,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针对未来深远海养殖可持续发展,崔晓健建议,一是持续提升深远海养殖装备及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强化海洋领域国家科技力量,加快深远海养殖相关海洋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进程,着力突破大型养殖装备及核心配套系统设备等关键技术的瓶颈;二是积极推进深远海养殖多元融合模式发展,加快构建形成养一捕一加相结合、海一岛一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和跨界融合;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和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国家海洋实验场,海水淡化和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快深远海养殖国产装备和自主技术的实验测试和评估,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基金、保险、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

520日,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了全球首艘十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1的进阶发展。研讨会上,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介绍了国信1的研制历程、船舶方案、养殖方案等内容。目前国信1已在福建海域开展养殖作业,现已完成120余万尾鱼苗的入舱,鱼苗生长适应良好。他认为,大型养殖工船可通过自主航行找到适合鱼类生长的优质水源和水温环境,并可躲避台风及赤潮,实现全年养殖,有效解决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痛点,是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优选方案。国信1的交付运营将引领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国信集团正在进行国信23号船的设计优化工作,打造工船2.0版本,计划于2024年完成建造投入运营;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国信4的设计和论证工作也已同步开展,预计今年底完成研发设计,2023年启动建造。未来5-10年,国信集团将在国信1号顺利运营基础上,陆续投资建造50艘大型养殖工船,配以物资补给船、油料加注船、综合试验船,形成过1000万载重吨全球领先规模最大的深远海养殖船队。

作为深远海养殖的领军企业,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成功建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多座大型网箱及平台,并且承担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该公司技术总监刘富祥介绍了深远海养殖网箱发展趋势。他表示中国海水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是大趋势,国内已经实现网箱产品、等配套船舶、渔业智能化配套设备、水下生物监测系统、水下数据采集系统等一系列深远海养殖装备的产业化,海洋渔业数据中心、数字化养殖等技术管理也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渔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全产业链发展。他介绍,目前,国内海洋牧场建设主要分布于20-35米水深海域,针对海域环境特征,通常采用坐底式网箱,占用海域面积小,同时上建更加平稳,利于开展休闲旅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当水深大于35米后,海域及环境条件更为复杂,浮式网箱面对恶劣海况适应性更强,相对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国内建造的深蓝一号”“长鲸一号一号网箱产品爆仓,品类多样,针对不同海域,中集蓝也能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深远海养殖装备是我国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的新物种,相关技术法规、规范、指南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段晶辉博士介绍了当前最新的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规范。他表示,海上渔业养殖设施体系框架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指南三部分。其中,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作为海事主管部门,制定的《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在20204月正式发布,包括了海上渔业养殖和休闲旅游设施的技术和检验要求;技术规范主要是中国船级社推出的《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20)、《海上浮式装置入级规范》(2020);技术指南是中船级社编制的《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2019)。

1994年,福州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最早发出了向海进军的宣言。福建马尾造船有限公司设计部副部长吴恭鼎介绍了海上福州系列养殖装备建造实践探索,福州市鼓励企业开展深远海智能养殖,目前已累计下水8台套深海养殖平台,在建养殖平台3台套,2022年计划再启动3~4台套。同时,水下智能机器人系统、主动声呐系统等智能科技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先进技术已经在养殖装备上得到了应用。针对深海养殖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他还建议,深海养殖装备的设计和建造应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区域发展规划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三产融合综合效益。

作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升介绍了该公司在深远海养殖方面的实践探索。2012年开始,该公司建成60米周长HDPE休闲垂钓型抗风浪网箱60口,海上漂浮式休闲平台4个,400米周长大型生态围网-蓝钻一号,160米周长大型休闲围网-蓝钻二号,200米周长大型休闲围栏-牧海2号。该公司的新型陆海接力养殖模式成为了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模板。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开展数字渔业探索,在陆基工厂化部分,使用了水下视频监控、水质精准在线监测技术,鱼类行为精准自识别,不同规格鱼的分级装备、转运装备及控制等技术;网箱及围网进行鱼类行为观测和精准投饲,及时了解鱼类生长状态,利用视频数据分析鱼类的生长参数,利用水下机器人对鱼类行为视频监控和分析;活鱼转运系统计数器的研发,通过光学原理和建模方式,实现了对转运的活鱼进行数量和单尾体重计算。

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内容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报告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同。未来,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将积极组织各类专业性论坛和研讨会,为企业了解市场走势、为专家交流技术标准,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为山东省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